這是當時的CBCT 情況 26 牙位大概4毫米 27牙位大概7毫米 同時28牙位妨礙種植手術需要拔除
設計方案為 26 上頜竇底內(nèi)提升同期植入26 27 拔除28
上頜竇底內(nèi)提植骨后全景片確認上頜竇粘膜是否破損 (這個粘膜是否破損其實在術中也在反復檢查)
全景片顯示植骨區(qū)域非常完整 上頜竇粘膜沒有破損
整個手術很簡單沒有任何困難
植入植體以后全景片顯示一切良好 植骨區(qū)域呈現(xiàn)為蘑菇狀或者傘狀 時間為 2013年8月5號
術后患者沒有任何反應和不適第二天沒有鼻腔流血等癥狀
到8月27號 術后的第22天患者打電話告訴我最近2天頭很脹 感覺是快感冒的那種癥狀
我認為可能術后感染了 趕緊叫患者回來
這時候CBCT 發(fā)現(xiàn)左側(cè)上頜竇和右側(cè)上頜竇對比完全不一樣而且骨粉完全被周圍的液體攪和得沒有形狀沒有包繞種植體周圍了(我稱之為液體其實是膿液) 診斷為術后感染積液
和患者溝通以后 進行局部引流和全身抗感染治療
到9月9號 患者感覺無明顯不適
9月9號的CBCT 明確比8月27號的結果好很多了 積液幾乎退下去了
然后繼續(xù)觀察 等待6個月后患者回來拍全景片無異常 其間患者也沒有之前不適癥狀
到2014年6月5號 完成全部修復
修復也很有意思 BICON 的植體我竟然用了螺絲固位的辦法 我們是在基臺上面車了螺絲孔 這樣的好處是
第一沒有粘結劑的困擾
第二以后拆卸維護方便
總結
1看似簡單的病例有時候也會出問題
2假設患者不告訴我她不舒服 如果不及時處理感染問題后果應該是失敗
3上頜竇植骨后的感染處理非常棘手 所以在術前盡量做足充分準備
4患者術后回訪非常重要術后2周到4周最容易出問題